行业新闻

成都文化传播--茶文化|茶叶的向外传播

成都文化传播--茶文化|茶叶的向外传播

  茶,由此繁衍而生的茶文化,源于中国,兴于亚洲,传播到世界。而中国茶文化的传播,经历了由原产地向全国范围扩展,再向外传播,走向世界的过程。世界各国的茶种以及饮茶的习俗,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出自中国。

中国茶叶对外传播路径与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:

我国茶叶向外传播得很早,首先从“丝绸之路”谈起。

“丝绸之路”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,在新疆按其路线分为南、中、北三道,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。这条商路是西汉时张骞西域时开辟的,以长安(今西安)为起点,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。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,以产自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,“丝绸之路”因此得名。“丝绸之路”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,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、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。

茶文化|茶叶的向外传播


2

茶马古道是一条主要穿行于今藏、川、滇横断山脉地区和金沙江、澜沧江、怒江三江流域,是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,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。它作为一条连接内地与西藏的古代交通大动脉,历经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,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不可低估。它在历史上不仅促进了“茶马古道”沿线高原城镇化的发展,为汉、藏以及其他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,历代中央王朝通过“茶马互市”和“茶马古道”,更加巩固了西南边疆,维护了国家的统一。唐代以前,西藏地区一度是少数民族吐蕃、游牧部落松散居住的地区。到松赞干布这位传奇英雄时,他以文治武功统一了西藏各部落,实力逐渐强大起来,连大唐王朝也感到了压力和威胁,不得不用和亲的政策来收复吐蕃。唐太宗贞观十五年,也就是公元641年,文成公主成为第一个远嫁藏区的汉人,并且肩负了和平的使命。文成公主进藏时带了许多汉人的土特产和生产技术,其中茶叶引起了吐蕃人的浓厚兴趣,开始在吐蕃上层人士中传开。由于吐蕃民族爱吃油腻重的牛、羊肉,又没有什么蔬菜可吃,严重缺少茶叶这种滋润的饮品来中和食物,于是茶叶迅速普及西藏地区,带动了汉与藏的茶马互市。

茶文化|茶叶的向外传播

大唐国力强盛,加之吐蕃对茶叶需求量的增加,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压力决定大唐必须在短期内解决这一问题。利用民间交流早有的羊肠小道,经过加宽加固,便形成了茶马互市的茶马古道。从雅安出发的茶马古道主要分两条:一条是官道或大道;另一条是民间商道或叫小道。大道在沿途设有脚店、客店,脚店主要用来宿放牲口,客店用来住宿“背子”,就是背夫。小路因为骡马难行,所以一般只有客店。。

荥经的茶马古道非常有名,是因为荥经产的边茶质量好,藏区人民非常喜欢。荥经是官道,而且因为路途遥远艰辛,骡马难行,运输量又大,主要靠人力背运。西南地区茶马古道的线路分布在两个地区:一是滇藏交接地区;二是川藏交接地区。这两个地区茶马古道都不是单一路线,只是前往藏区的大致方向。每条古道都有若干条分支路线与之交汇,形成网络。每条交通主线长达数千千米,来往一趟需四五个月。川藏茶马古道和滇藏茶马古道是以茶叶为纽带的网络,其中,以云南中甸、四川康定、西藏昌都构成的三角地带是川、藏地区茶马古道网络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,是各路马帮交会最为频繁的地方。

不管哪条茶马古道,都是由背夫与马队踩踏而成。背夫是最苦的谋生方式,茶包用篾条包装,20斤1包,每人背10到12包,负重二三百斤,翻越大相岭,日晒雨淋,风雪严寒,艰难困苦无法想象。但每包茶的运价仅1斗米左右。背夫们用“背夹子”将茶包捆起来,手拿一根丁字形拐杖,俗称“拐子”,用来休息时支撑茶包,背夫们还每人用篾条圈一个圆形挂在胸前,用来刮汗,俗称“汗刮子”。另外背夫们也有女性,因负荷太重,“方便”困难,所以女背夫们每人都有几个笋壳,站着的时候也能“方便”了。


您有什么需求?即刻联系我们吧!

联系我们